回复3:携一颗初心,行走在感恩的路上

——记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杨新民教授

“杨氏定理”,“杨氏引理”,“杨氏条件”……这些在国际数学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杨氏”概念,其主人便是杨新民。

杨新民有很多身份,他是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是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筹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是四川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大学兼职博导,澳大利亚Curtin大学兼职教授,担任《应用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等十余份国内外权威刊物的副主编或编委。

重庆直辖以来,他第一个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一个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重点项目,第一个由地方高校教授担任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他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先后4次荣教育部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奖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被评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1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2004年成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被重庆市政府表彰为“重庆市首批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0年入选重庆市“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计划”,2012年被中国科协表彰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4年9月被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一个数学教师,何以能创造这么多成就?

种下一个心愿

“79级”——一个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与恢复高考几乎同步的一代,是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中国教育一路风雨的见证者。作为“79级”中的一员,杨新民一考进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进入大学后,他提前一学期自学了实变函数,随后与“78级”的学长们一起参加考试,不仅顺利过关并且获得免修资格,被老师们称为“重师数学系第一人”。他当年撰写的论文《实变函数可测性的充要条件》,即便是在30年后的今天,其学术价值仍然不落后。

凭着优异的成绩,1983年,杨新民留在母校数学系任助理讲师。1984年,他正式走上讲台,便一举夺取中青年教师赛课校级一等奖;1985年,他以专业成绩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庆大学数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其间开始在全国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崭露头角。1988年,杨新民硕士研究生毕业,破格晋升为讲师;1992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5年时间,他完成了人生重大的“三级跳”。在一般人看来,作为高校教师,晋升为教授,便意味着成功登顶,功成名就,可以享受生活了。但杨新民并不这么看。“重师培养了我,我应该为母校的振兴和发展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认为,学海无涯,学术研究没有止境,每一次成功,都只是新的起点,因此,晋升为教授后,他依然保持着刚刚走上大学讲台的激情,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数学的奥秘,并不断创新新的辉煌。

1995年是重师数学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杨新民领衔的数学系学术团队不负众望,一举拿下“系统理论”和“运筹学与控制论”两个硕士研究生点。这是重师理科硕士点“零”的突破,数学系全体师生受到莫大的鼓舞。面对成功的喜悦,杨新民的心情很快恢复了平静,他知道这不仅是一个新的起点,更是新的责任。能否借助这个平台提升整个数学系的学术水平,能否将数学系从一个教学型团队转变成教学科研型团队,路还很长很长。

杨新民拒绝了觥筹交错,拒绝了灯红酒绿,拒绝了无数的诱惑,在寂静的实验室,享受着思想与时间赛跑的快乐,于是有了“解决矩阵Bellman猜想”,有了“解决多目标优化分式理论”,有了“杨氏定理”,有了“杨氏引理”,有了“杨氏条件”……一个个成果,从重师这块沃土诞生,传播到海内外,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可。在极大地提升重师数学系在国内外影响力的同时,他个人也赢得了一份份殊荣,不仅在专业领域出类拔萃,同时担任全国三个一级学会副理事长,担任中国数学界最高奖“华罗庚数学奖”和“陈省身数学奖”评奖委员会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天元基金领导小组成员,成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而且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得“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2007年被评为“重庆市直辖十年建设功臣”,连续三届成为重庆市政协委员……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杨新民说,荣誉是一个光环,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唯有矢志不渝地走在感恩的路上,才能报答祖国和人民的厚爱。

胸怀教育理想

杨新民特别认同陶行知的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杨新民看来,当教师不光是谋生的手段,更是自我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荣誉、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才是人生最有价值、最愉快的事情。他将这份期望全身心地传递给学生们,希望他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虽然教师这一职业是平凡的、清贫的,但是在杨新民的心中,它又是神圣的、崇高的。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教学,无论是带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都坚持尽一个导师的本分。每当看到学生们走出博士后流动站,破格晋升为教授,被各个重点大学争相聘用的时候,每当听到学生出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的时候,他比自己获奖还高兴,感受到“幸福的血液在全身欢快地流淌”。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杨新民特别注重团队建设和学校发展。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重庆师范大学成长起了一大批富有影响力的专家,比如在杨新民担任主任的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最优化与控制实验室”中,就可以说是明星云集:董景荣,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标兵;吴至友,博士生导师,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首批“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德国洪堡学者、重庆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客座主编;彭建文,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重庆市首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杨志春,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巴渝学者,担任Automatics、《中国科学》等20余份重要刊物审稿人……

从2003年9月起,杨新民担任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大学的发展形势,提出大学竞争的本质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需要做到“顶天立地”:纵向来看就是要形成具有特色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方向,拥有符合国际水平的、一流的硬件条件和空间环境,以及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环境;横向来看就是要“以人为本”,能够为学校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具有合理的学科战略布局和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在晋升为教授的20多年间,杨新民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在做好行政工作的同时,依然坚持给本科生开设全校性的讲座;坚持每年给研究生开设两门课程;牺牲周末时间给博士生开设前沿研究论文选讲,组织学术沙龙。尽管在学校分管科研工作,但他对教学一直非常重视,每当给新进教师开座谈会时,他讲得最多的是青年教师如何把教学搞好,做一个称职的教师。

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杨新民常说:“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无法回报的,有些恩情更不是能够等量回报的,唯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记去报答,才能真正对得起给我恩泽的人!”

从读大学至今30多年的人生旅途中,杨新民深深感恩着关心他的人。他说,那些许许多多值得感谢的人和事“有如窖藏的好酒,时间越长越觉得清醇和幽香”。在荣誉和亲情、友情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1992年,四川省时任副省长韩邦彦专程接见当年包括杨新民在内的十几位破格晋升的副教授,但他毅然选择了全身心地陪在病重的夫人身边,直到夫人好转起来;1996年,杨新民获得“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在颁奖之际,得知为重师发展给予极大帮助的著名系统科学专家王毓云研究员去世的噩耗,他毅然推掉登台领奖的机会,选择赶赴北京悼念恩人……

回顾人生经历,两次掉眼泪的场景,让杨新民特别难忘。

在香港攻读博士学位时,一天晚上9点,妻子打来电话,说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下午放学后没有回家,妻子急得不行。身在外地,杨新民爱莫能助。他忐忑不安地拿起电话,把此事告诉领导。没想到,学校竟立即用广播向全院通报,并动员全校中干为他找儿子。半小时以后,儿子在一名中干的陪同下回家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手里的话筒久久不能放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那是感动的泪水。

1995年,在申请数学硕士授予点的过程中,为了节约经费,杨新民坐了34个小时的火车,凌晨1点到达北京,并在火车站坐了半宿等到天明。就在这天,有人告诉他,重师数学硕士点可能没戏了。回到宾馆,他关上门,伤心、委屈、无可奈何,各种情绪一起涌上心头,一个人悄悄地哭了,那是遗憾和痛心的泪水。

“我极爱重师,爱我的母校。没有母校的呵护培养,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就。”杨新民常说,“我热爱数学这个自然科学的‘皇后’,并始终不渝,潜心钻研,愿意贡献我所有的智慧;我爱重师,将为之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怀揣这份感恩的心,为了那份责任和使命,杨新民无怨无悔地走在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