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创新之光照亮林海雪原

2017-11-21 09:42:20    来源:《当代党员》    作者:唐余方 【字体:

在湖南省雪峰山顶,耸立着数座大小不一的电力设备。

40米高的风力发电机顶部,印着四个大字——“重庆大学”。

这是世界上首个野外自然覆冰试验基地。它的建设者和使用者,是来自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蒋兴良教授及其团队。

2008年7月,蒋兴良带领团队来到雪峰山的茫茫林海中。他们坚信,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恶劣天气,却是进行输变电设备自然覆冰试验的最佳环境。

在一穷二白的艰难境遇下,这群学者硬是让基地拔地而起、成功耸立在了雪峰山顶。

一晃近十年过去了,当初的“小作坊”如今已变身为全球“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自然覆冰试验基地。

作为基地和科研团队的带头人,蒋兴良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泡在了雪峰山上,也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茫茫冰原。前后历经30余年,在高电压与外绝缘领域不断“拓荒”的他,终于在冰天雪地里缔造出一系列创新成就。

“狭小领域”的广阔梦想

2017年10月16日下午,重庆大学,蒋兴良风尘仆仆地钻进高电压试验厅办公室。

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旧夹克,背着双肩包,头发胡乱地搭在头顶。

常年的野外试验,在蒋兴良脸上留下了沧桑印记。

正如蒋兴良的同事和学生所说:“蒋老师是一个极其朴实、只专注科研的人。”

1985年,蒋兴良考上了重庆大学研究生,从电力系统分析专业被调配到高电压工程技术专业。就是这一年,他开始从事与电网覆冰绝缘相关的研究,就此与冰雪结缘。

彼时,重庆大学在高电压与外绝缘领域的研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极具前瞻性地建设了国内第一个模拟电网自然覆冰的人工气候室。

在不少人眼里,电网覆冰始终是小概率的偶然事件,是一个极其狭小、没什么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在2008年以前,几乎没有哪个电力公司意识到冰灾的严重性。

而蒋兴良一直在做的,就是将这一狭小领域的研究不断扩大。

2008年那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终于让人们意识到了电网覆冰研究的重要性。

2008年1月,我国南方地区遭遇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连我国最新最先进的输电线路的线塔都被冰雪压垮了,多地电网全面崩溃。

那年正月初三,蒋兴良拖着正在生病的身体,奔赴湖南、贵州等9个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进行调研。

让蒋兴良感到意外的是,贵州省六盘水市历年来都是覆冰最严重的区域,在这次冰灾中却没倒过杆;而同属贵州省的都匀市却受灾严重,导致了全市停电。

原来,因为电网年年覆冰,六盘水一直在进行电网覆冰的研究与防护;而都匀市从未发生过冰灾,因而没有留意过这个问题。

两市的鲜明对比,进一步说明了覆冰防冰研究对于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

“电网的覆冰防冰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世界难题,对国家电网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作用,需要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坚持不懈地创新和传承。”蒋兴良说。

“战冰斗雪”的拓荒之旅

2004年,还是重庆大学研究生的胡琴得到了一个特殊的野外试验机会:他将跟随导师蒋兴良,到青藏高原开展科学试验。

彼时,青藏铁路正在建设。高海拔地区因空气密度低、紫外线强、风速大等特点,外绝缘放电特性和平原地区大不相同,铁路供电工程外绝缘和隧道电气间隙的设计因此遇到了“瓶颈”。

放眼全国,有这方面研究基础和成果的,只有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为解决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的难题,2003年,蒋兴良率队踏上了青藏高原。

“高原的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进行试验的地方也鲜有人烟,尽是绵绵不断的雪山和草地。”胡琴说。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蒋兴良带领团队一直坚守在试验第一线。

2004年12月,团队在海拔4475米的望昆车站设立试验站点。

可刚试验没几天,一台几吨重的变压器就出现了故障。

“所有试验设备都是从学校试验室拉到青藏高原的,根本没时间拉回去修理。”胡琴说。

正当大家感到束手无策时,蒋兴良站了出来:“我们自己修!”

在现场,蒋兴良组织大家拆卸变压器,检查事故原因,在冰天雪地里修了整整三天,终于将变压器成功修复,让试验得以继续进行。

从2003年到2006年,蒋兴良带领团队在青藏高原分阶段进行了9个月野外试验,获得了许多创新成果,不仅完成了青藏铁路的研究项目,还积累了宝贵数据,让重庆大学在高海拔外绝缘方向的研究跻身世界领先水平。

“在海拔5000米以上进行大型电力科学试验,只有我们一个团队做到了。”蒋兴良说。

创新没有捷径。多年来,蒋兴良的足迹遍布六盘水、三峡库区、青藏高原、雪峰山等地的冰天雪地里,工程经验足,点子很多:看到短路融冰技术造成的停电和成本高等问题,他开发了分裂导线电流转移融冰技术;因为覆冰参数密度的监测极为困难,他又发明了多导体积冰器……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耐心、认真和扎实,只有耐得住寂寞,忍得了枯燥,才能逐渐认识自然规律;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数据积累,长期的大量求证,才能取得创新成果。”蒋兴良说。

“变革传承”的执着守望

“如果你再晚来一个月,我就又要上雪峰山了。”办公室里,蒋兴良对记者笑着说道。

从2008年至今,蒋兴良到雪峰山的次数比团队其他任何成员都多——他有7个春节都是在山上度过的。

在业界,雪峰山自然覆冰试验基地的建成,被认为是我国在高电压与外绝缘领域研究上的重大突破。

这一重大突破,还“得益”于2008年的冰雪灾害。

2008年春天,天气刚回暖,蒋兴良就又踏上了调研之路。

彼时,刚刚过去的那场灾害,暴露出不少问题:人工气候室的研究并不全面,防冰除冰方法针对性不够,一些机器设备在恶劣天气下根本无法工作……

蒋兴良敏锐地意识到,要想持续推进覆冰研究,必须得建立一个野外自然覆冰试验基地。

“人工气候室只能模拟自然环境,模拟出来的数据和现实情况是有差距的。”蒋兴良说。

为此,蒋兴良辗转云南、贵州、湖南等20多个省市,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湖南省雪峰山。

海拔1500米的雪峰山顶,具有小地形、微气候的特点,它的极端天气,连天气预报也无法预测。

“天气越是极端、恶劣,越是有利于我们开展试验。”蒋兴良说。

2008年7月,在雪峰山顶,试验基地动工建设;10月,基地架构基本完成。

起初,蒋兴良打算仅仅将这里作为一个观测点来完成试验项目。但在后来的试验过程中,大家发现,在这个基地能做的研究远不止于此。

“这里的覆冰周期长,量大,很适合做科学研究。”蒋兴良说。

随着基地设施设备不断完善,科研人员的思维也越发开阔,能做的试验也越来越多了。

截至目前,雪峰山自然覆冰试验基地的研究领域已扩展到电气外绝缘覆冰、输电线路防冰除冰技术、风力发电机的防冰除冰技术等,完成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由于长期在野外进行试验,蒋兴良总是灰头土脸。有人送他“民工教授”的外号,他丝毫不介意,调侃自己常是“民工、设计、试验和总监一肩挑”。

作为团队负责人,蒋兴良的一言一行也影响着身边人。

这些年来,胡琴养成了不少习惯:比如教学期间,他是最早来到办公室的人之一,寒暑假他也会待在雪峰山……

2017年5月,56岁的蒋兴良成为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获得者。

“相较于大自然,人类的力量何其渺小,但只要研究有所突破,一切坚持和努力都是值得的。”蒋兴良说。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责任编辑:唐余方 |

365体育投注平台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365体育投注平台”的所有作品,均为365体育投注平台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务必注明来源和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365体育投注平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原作者无意将其作品刊登于本网站,请通知本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

电话:023—63856943

邮箱:hyplxdm@126.com

  • 党建头条 官微
    干部任免 党建智库
  • 《党课参考》官微
    “三会一课”掌中宝
  • 《党员文摘》官微
    修齐治平第一微平台
  • 领导者头条 官微
    明大是 看大势 干大事
  • 《重庆人才》官方微信